欢迎加入法制内参!

法制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智慧文化>通过幻想打开缤纷的精神空间

通过幻想打开缤纷的精神空间

  • 时间:2024-08-20
  • 来源:福建长安网
  • 作者:佚名
  • 字号:

  通过幻想打开缤纷的精神空间

  ——读李秋沅《谜境·流光》

  □张家鸿

  厦门作家李秋沅的《谜境·流光》是一部幻想小说。何为幻想?即不切实际、不符合现实的想象。之所以如此判断,源于它违背现实,与常理背道而驰。李秋沅偏偏悖理而行,以情贯穿小说始终,让幻想如坚硬、坚韧的翅膀一般,带着作品中人物在历史与当下、现实与虚幻之间来回自在穿梭。此番写作,对小说中人物来讲是慰藉之旅、疗伤之旅;对作者来讲,则是回返艺术怀抱之旅。

  幻想故事是一条河流,脱离现实时即河流的源头,幻想意义之揭示则是河流的入海口。关于幻想的意义,李秋沅在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的讲述中,给出不同的回答。

  幻想让人从现在穿梭回过去,不是时间的停止,而是时光的倒流。可能,可以因此弥补现实的遗憾。现实中,时光只是一再向前,从来不曾掉头或转弯。未能在爷爷临终前更多地陪伴他,小屹悔恨交加,悔自己粗心,恨自己自私。通过幻想,失散的亲人复又相聚于曾经温暖的家。在这个家里,曾经的美好,被白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它深知记忆有抚慰创伤的作用。然而,这一切都少不了德彪西音乐《月光》的护佑。那如水洒在心里的月光,只要再听一遍,记忆就会被激活,家人突破生死阻隔的再次相聚就有可能。

  幻想有何意义?幻想为历史留下真实的记录,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贯通彼此的桥梁。清桃从哪里来?从姚静的画作中走出来。她是画家姚静创造出来的。清桃为何要从画作中走出来?只为不忍姚静画笔下的十三幅画,十三幅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画作永远湮没不闻。幻想有何意义?是为探寻艺术奥秘提供最大可能,为人们寻求生命根本提供最大可能。在《艺校学生斯杭的故事》中,南月人与黑瓷宿命般的关联,是整个故事的起点,也是终点。两条线贯穿故事之中,一条是历史上的线索,林海涛与黄韵秋于海峡两岸的各自寻找,寻清河瓷如花儿般枯萎的谜底;一条是现实中的追寻,斯杭与表哥安德烈以及林先生对历史真相的追寻。联通两条线索的是幻想之力,它让南月人清月姨与小曼来到人间,与林先生、安德烈等人围绕黑瓷产生交集,痛斥人之欲望带来的伤害。

  《谜境·流光》是幻想小说,可是,读后却令人陷入深深的沉思。它不仅不轻灵,不会无节制地带人向上飞,反而,让人止不住地向下沉。关乎亲情,关乎历史,关乎节气,关乎信仰,加之有不绝如缕的哀伤缠绕左右,读后不仅陷入沉思,且有难以名状的惆怅盘旋心中。很显然,幻想并不意味着脱离现实,遁入违背常理、违反常情的世界,反而是更加深入现实、更加执着探寻人心摆脱困境之出路。它是情节设置的需要,是直达人心、直面伤口的通道,是走向文学理想的通衢大道。幻想,不是空想,更非乱想。

  艺术包含哪些内容?音乐、美术、木艺、陶瓷、建筑皆在其中。艺术为幻想保驾护航,它是抚平伤口的一剂药,通过这通道源源不断地为人心送去安抚、慰藉、问候、关怀。与其说是幻想拯救现实,倒不如说是艺术抚慰人心,这正是李秋沅想说却没有明说的话。在她笔下,是千恒岛上艺术的坚实存在,为幻想的飞扬提供牢固的现实根基。在她笔下,艺术是极细微的氛围,也是极空阔的背景,更是无处不在的环绕,它在李秋沅笔下是多层级、多维度的存在。

  在《客栈老板阿点的故事:流光》中,它是千恒岛上可见第一缕阳光、可送最后一缕余晖的流光楼本来应有的模样,应该是承载家庭温暖与幸福的楼房,而非承载侵略妄想与征服意志的规格与结构。在《策展人子申的故事:尼雅》中,它是塞壬人之所以拥有神秘力量的现实依托,是尼雅一直追寻的尼克深蓝之深邃与本真,是子申对尼雅牵挂与追念的凭借。读过《谜境·流光》,我坚信,艺术与文学一样,都是李秋沅生命中无比牢固的信仰。故事源于幻想,故事亦源于艺术。

  在小说中,有讲故事的人,他们是子申、小屹、无名画家、白珀、叶淼、斯杭、阿点。那是他们不可思议、值得铭记的人生片段,也是一段被艺术之光照耀的人生履历。亦有听故事的人,“我”即小宁与表姐红墨。与其说表弟表姐俩人被幻想吸引,不如被追求艺术真谛的执着吸引。在千恒岛流光客栈的几日里,同样是接受艺术之光照拂的珍贵瞬间。故事是一座桥,这头是小宁,那头是艺术。听故事的人,并未亲历故事中种种,却因广泛听取,接收到的光更宽广辽远,更不可思议。

  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前一个故事中暗藏下一个故事开启之密钥。密钥如锁链一般把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是时光的流逝,是幻想的延续,是幻想世界的逐渐成型、牢固,直至坚不可摧。李秋沅用幻想造出一个国度,不止是一座城堡,当然更不止是一个流光客栈。城堡再大终究狭窄,国度则无边无际。因了无边无际,国度里珍藏着无穷无尽之美好。这个国度既是千恒岛,又不止是千恒岛。这个国度有浓烈的艺术气息,甚至可以说,这就是艺术国度。在《谜境·流光》中,这些美好有对生命竭尽全力的呵护,有对家园永无止境的寻找,有与亲人相处天伦之乐的珍惜与回味,有对艺术真谛永远渴望的探寻,有对年少时光的恒久回味,有人生旅途的迷途知返。

  当然,这个以艺术为底色,艺术气息氤氲升腾的幻想国度,自有其现实源头。“那些惊动我的艺术品、画作、音乐、诗句,我也统统‘劫’来。宋瓷天目、德彪西的音乐、克莱因摄人心魄的蓝色、波提切利笔下妩媚哀愁的维纳斯、高更的塔希提岛、蒙克的《呐喊》、魏尔伦的诗……它们都在千恒岛里,或喧哗或缄默,影影绰绰。被‘劫’来的,还有厦门的老城街巷、鼓浪屿的古宅老屋。那在时光中寂然伫立的老屋荒院,竟会让年少的我,那么笃定地在心中占为己有,认定它是‘我的’。那些原本没有生命的楼厝街巷,因为有了孩子们的爱,就拥有了温度与温情。”在序言《时光走失,爱如死之坚强》中,李秋沅如此坚定地写道。

  千恒岛是艺术气息浓郁的岛,是拥抱着艺术,且让它们在其中恣意生长、展现千姿百态的地理空间。正如那个被清桃叮嘱过的青年画家所询问的,“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厦门岛是真的,鼓浪屿也是真的,当子申、小屹、红墨在人们心中活着的时候,千恒岛又岂能被认定是假的呢?许多时候,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何必较真?让它时而真实、时而虚幻,处于模糊朦胧之态不也可以?李秋沅的《谜境·流光》,因为幻想之道与艺术气息的兼而有之,充满广阔的解读空间。话说回来,这不正是文学之美的体现吗?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0819/466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4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