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
5月18日,《法治日报》政法版刊发了《危急时刻显身手平凡岗位老黄牛》的文章。
全文如下:
遵义监狱民警王海波
危急时刻显身手平凡岗位老黄牛
记贵州省遵义监狱民警王海波
“身穿一身警服,就该无私奉献。顶得起头上的国徽,挺得起身上的藏蓝,我愿意用一生诠释监狱警察的忠诚与担当。”贵州省遵义监狱民警王海波笑着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今年5月6日上午8时许,遵义市湘江河路段发生了惊险一幕,一辆白色越野车不慎冲破路边护栏,掉入深达4米多的河水中。一名女子通过破损的车窗玻璃,奋力爬出,并试图将一同落水的孩子举出水面。由于体力不支,两人在水中忽上忽下,即将沉没,命悬一线。王海波见此情景,果断脱下上衣跳入水中。
“把头仰起来,保持体力,不要乱动,有我在,你们都不要害怕!”情况十分紧急,王海波大声向母子喊话。
王海波迅速游向他们,最终成功救起坠河母子。
“我们母子一生都不会忘记王警官的恩情!我的孩子将来也要立志做一名人民警察。”被救女子感激地说。
王海波看到获救者经简单施救无大碍后,就悄然穿上衣服默默离开,像往常一样回到单位上班。后来,直到救人视频在网上传开,同事才认出是他。
“憨厚诚恳,对工作兢兢业业,不爱出风头、性格腼腆木讷,身材矮小目光却坚毅而敏锐,爱笑……”这是王海波给大家的印象。他出生于1986年,年龄虽然不大,但在监狱岗位上却是默默无闻奋斗多年的“老黄牛”。现任遵义监狱二监区二分监区政治指导员,三级警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评“个别教育能手”“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王海波进入遵义监狱工作,先后担任包管民警、心理咨询民警、教育改造民警、刑罚执行民警。不管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敢为人先、敢啃硬骨头。
“成为一名监狱警察,让我十分光荣,很有成就感。”回想从警经历,王海波感慨万千。
二监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罪犯唐某,入监时思想悲观,被监区列为危险罪犯。王海波得知情况后,立即介入,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通过不断谈心谈话、生活鼓励、亲情感化等手段综合发力,唐某放下思想包袱,走上积极追求改造的正轨。
故意杀人罪犯代某,入狱后因妻子要求离婚,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极重思想包袱。王海波第一时间与该犯谈话,又多方联系家属来监探视,配合监狱做好亲情帮教,成功唤起罪犯追求改造、重树信心的热情。
2017年提任分监区领导后,王海波主要负责队伍教育管理,同时承担了分监区刑罚执行、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等业务工作。王海波被戏称为“万金油”“自由人”,遇有同事家里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顶上,同事驻村了,工作他担起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年到头,难得见到他自己有事耽搁。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遵义监狱党委把握目标要求,积极引导各党支部和党员民警强化政治担当,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王海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并身体力行,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老黄牛”精神,他所在监区党支部战斗力、民警凝聚力显著提升。
他所在监区先后获得“五好基层党组织”“星级党支部”等荣誉,2018年被选为贵州省监狱系统生产精益化管理试点单位,近年来监区共有13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人获司法部嘉奖、1人获司法部援派工作先进个人奖励,5名同志获评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2月,因连续8年实现监管安全“四无”,遵义监狱二监区二分监区获记集体三等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