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劳动争议六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及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市高法院民一庭庭长杨光明介绍了重庆法院2020年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总体情况和劳动争议六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2020年,重庆法院共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9530件,结案29462件,结收比为99.77%。相较2019年,收案减少2691件,结收比上升7.3个百分点。”杨光明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高法院民一庭及时出台《关于审理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指导全市法院正确审理劳动争议等涉疫情案件,有效缓解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数量。
据介绍,2020年全市法院受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类型分布相对集中,仍然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经济补偿金纠纷、其他劳动合同纠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为主。其中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共受理8326件,占比为28.20%。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劳动争议纠纷系列案件比重较大。
此外,涉新型用工关系案件凸显。2020年,外卖餐饮领域线上消费量增长迅猛,互联网平台经济从业者人数出现小高峰,“平台用工”案件数量较2019年明显增加。劳动者诉求呈现复合型态势,大多数案件中劳动者的诉求不是单一的,通常会同时提出由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等数项请求。
杨光明介绍,2017年,市高法院民一庭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规处、调解仲裁管理处、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市总工会维权中心、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等部门建立了劳动争议六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整合了劳动争议领域的审判、仲裁、行政、监督、工会、律协等资源。
劳动争议六部门联席会议的定期召开,不仅切实指导了中、基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工作,而且使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相对统一,在加强裁审衔接,统一裁审规则,完善多元解纷,推进诉源治理,通过保居民就业做好稳就业的“六稳”“六保”首要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全市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50415件,此前逐年递增,其后逐年回落,2018年、2019年降至3万余件,2020年仅为29530件。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管理处处长龚智华介绍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2020年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总体情况。
2020年,全市各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3041件,比去年减少982件,同比减少2.89%。仲裁当期结案率为96.7%。2021年至今,立案受理13822件,其中,确认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类案件上升幅度较大。
从案件类型来看,劳动报酬类争议案件数量最多,达到 13423件,占比40.63 %。从用人单位类型来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其他用人单位案件量31893 件,占受理案件总量的96.53%。从用人单位行业分布来看,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等领域,占全部受理案件总量的32.17%。从案件区域分布来看,主城都市区受理案件28705件,占比 86.88 %;渝东北、渝东南片区共受理案件4336 件,占比 13.12%。
发布会上,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张橙华、市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长田晓梅分别发布了十大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央驻渝及市内主要媒体参加发布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