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情理法’工作室的调解员,我们的事情才得以解决。”11月7日,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情理法”工作室成功化解一起跨地区矛盾纠纷,这是萍乡市湘东区“情理法”工作室成立以来化解的第1673起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萍乡市湘东区通过加强基层政法力量建设,创新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以政法力量助力平安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萍乡市湘东区,平安建设正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随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地生根,我们见证了平安建设的全方位变革,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这也为萍乡市湘东区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萍乡市湘东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钟建斌说。
社区民警在学校普法 加强基层政法力量建设 今年11月7日,萍乡市公安局湘东分局麻山派出所(以下简称麻山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郭斌像往常一样开始在自己的辖区巡逻。 2023年,萍乡市公安局湘东分局启动了“社区民警兼任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试点工作。刚担任麻山派出所教导员的郭斌主动申请挂点三山村。 今年11月7日,郭斌接到电话:“三山村有两户人家因为房屋占地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接电话后,郭斌立即到达现场,当事双方正剑拔弩张,他立即将双方分开进行劝导。经过耐心做工作,在双方情绪平复后,大家各退一步,并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还签署了调解协议,这场邻里纠纷被成功化解。 2023年,萍乡市公安局湘东分局全力推进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明确社区民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职务,并启动派出所社区民警进村(社区)班子试点工作。郭斌自担任村委党支部副书记后,从“下社区”变为“在社区”,从“局外人”变成“家里人”,充当着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平安建设的宣讲员等重要角色,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近年来,萍乡市湘东区委政法委持续推动湘东区政法各单位政法力量深入基层,服务一线,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该区已派出42名像郭斌这样的社区民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职务,充实一线政法力量。 此外,萍乡市湘东区还积极推进检察官、法官下沉一线,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协助基层开展平安建设工作。今年4月12日,萍乡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检察院在湘东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设立“萍乡检察护航种业服务站”,由8名素质高、业务精的检察官组建“党员先锋队”,每周轮值接访。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则在该区湘东工业园设立府院联动助力双“一号工程”服务站,联合相关行政部门,为辖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该院为护航工业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助力。 随着政法力量下沉基层,萍乡市湘东区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为人民群众营造出了安宁的生活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创新建立基层治理平台 近年来,萍乡市湘东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信息化、数字化基层治理新模式,结合实际打造了“邻里一家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以下简称“邻里一家亲”治理平台),为基层治理插上数字化“翅膀”。 “我们将辖区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实行‘三长三联’治理体系。‘三长三联’中的网格长、组长、邻长,均在‘邻里一家亲’治理平台进行备案管理,通过网格长联系组长、组长联系邻长、邻长联系居民,实现服务群众全覆盖。”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陈宇轩说。 “农保如何交”“家门口垃圾桶需要换新”“假肢坏了,麻烦向残联申请更换”……现在,萍乡市湘东区居民可就大事小事通过“邻里一家亲”治理平台上报或咨询,在该平台的大屏幕上,居民需要办理的业务和业务办理进展情况也都能一览无遗。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离群众的心更近,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行动更快捷,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提升了。”作为“邻里一家亲”治理平台的发起地、实践地,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党委书记杨可为介绍,自2022年7月运行以来,该平台共收集问题389条,问题解决率95%以上,群众满意率100%。 完善多元调解机制 “这几百只鸡在我这卖也不是,养也不是,感谢法官及时帮我解决这个大难题。”近日,王某拉着法官的手高兴地说。 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麻山村村民王某和白某合作养鸡,由王某提供场地饲养,白某提供饲料并负责销售,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因利润分成产生了矛盾,于是白某拒绝继续向王某提供养鸡所需的饲料,并要求王某返还饲养的几百只鸡,而王某则扣下这些鸡,要求白某算清应给自己的利润分成。 “双方经过多次协商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村两委得知此事,立即联系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麻山人民法庭法官到现场调解,通过多方努力,最终该起纠纷被妥善化解,也避免了当事人因纠纷造成的损失。”麻山村村委委员徐东说。 近年来,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与辖区多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接,针对当地村民之间产生的邻里纠纷、家事纠纷等,联合当地村委委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麻山人民法庭借助开展“法润乡村”工作契机联合当地自治组织,延伸人民法庭司法服务职能,搭建法治与自治合作治理机制,在矛盾纠纷初期提前介入,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形成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推进乡村德治、法治、自治深度融合,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萍乡市湘东区还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受理调处平台,建成了2700余平方米的区综治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信息联动指挥中心等合署办公、一体服务。 此外,萍乡市湘东区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情理法”工作室,推行“情、理、法”工作法,实现各村(社区)全覆盖。工作室成员由村干部、“五老”人员、心理咨询师、律师、“法律明白人”和当地知名人士组成,他们通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融合的多元化调解机制。 “从2020年开始,我们不断探索‘情理法’云上调解,让老百姓少跑路,实现线上线下、区、镇、村三级联动。”萍乡市湘东区“情理法”工作室陈剑介绍。“现在我们建立的‘网上云’实现实时接访调解系统和视联网公共视频设备,将信访、司法、法院等部门、11个乡镇(街道)、156村(社区)纳入系统,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信访工作公共视频网络体系,同时,萍乡市湘东区法院、司法、公安等实行‘自助式’法律服务,打通村(社区)、乡镇(街道)及法律服务机构线上‘问诊’渠道。” 在萍乡市湘东区,平安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它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从加强基层政法力量的建设,到打造工作平台,再到多元矛盾化解机制的建立,萍乡市湘东区在平安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萍乡市湘东区正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举措,不断织密平安网,让平安建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居民。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