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悦 陈琦
今年以来,莆田市委网信办、莆田市公安局、莆田市司法局三家单位牵头,组织实施“三头六臂”网络普法工作模式,围绕“六臂”即“专栏亮法”“净网护法”“莆商传法”“民俗唱法”“达人说法”“影视演法”等六个方面主打内容,采取“线上推广、线下融合、广泛参与”的创新思路,组织全市优秀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民俗专家,以及网络大V等专业人才队伍,围绕互联网监管领域,聚焦网络防沉迷、打谣治谣以及因邻里纠纷引发网络戾气等重点内容,莆田市委网信办主动作为,自主策划制作影视作品,发布推广网络普法精品;线下,积极联合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开展网络普法进社区、进高校、进电商、进企业、进景区、进戏台等线下宣传活动。
经典改编,制作互联网版西游记。当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和家庭痛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助力条例的实施和普法宣传,莆田市委网信办趁势而为,召集莆田乡贤“林剑舞”团队,筹拍“互联网版·新西游记”6集微短剧。该微短剧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依托《西游记》经典IP,创造性演绎西游记第82难——“互联网沉迷难”,悬念与笑点齐飞,娱乐与普法并举,以“八戒沉迷网络,一步一步越陷越深,最终酿成大错”为故事主线,探讨“网络沉迷”这一社会痛点,引导全社会为“网络沉迷防治工作”共同发力,为广大未成年人打造健康网络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
该短剧在福建电视台少儿、经视、文体频道和海博TV播映;被中央网信办综治局肯定和推广,“网络普法”微信公众号和“政在你身边”百家号逐集转发宣传;被学习强国福建平台全部选用;莆田市教育局将其确定为“预防学生网络沉迷”项目进行宣传,纳入中小学班会和家长会内容,家长反响热烈,普遍表示“孩子爱看,有所启发”。
达人集结,演绎莆田厝边居。率先策划推出“莆田版·六尺巷”《厝边居》网络电影,召集了近百名莆田头部网红倾情义演,以精心的立意、精良的制作、精彩的剧情和精妙的故事讲述了新时代的“六尺巷”故事,在“嬉笑怒骂”中讲好“以和为贵,睦邻礼让”的莆田故事,对于基层治理,尤其是莆田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建房纠纷”具有“无可替代”的宣传教化意义,必将在网络空间上起到“消除戾气,化解怨气,弘扬正气”的作用。
特色融合,重构打谣莆仙戏曲。在莆田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的指导下,由莆仙戏剧院团队创作并演绎莆仙小戏《小五哥破谣记》,通过莆田民间传奇人物小五哥,重新演绎了打谣治谣的传奇故事,将国家级非遗莆仙戏和网络普法巧妙融合,警醒网民“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极具普法教育意义和莆仙文化价值。在2024年网络普法进高校、进戏台活动中,获得了广大学生、群众的一致好评。
网聚微光,共创网络普法精品。莆田市委网信办积极组建一支“网络普法宣传小分队”,由全市优秀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民俗专家以及网络大V等专业人才队伍组成,共同创作推广优秀网络普法作品。截至目前,已累计制作推出网络普法短视频40期、网络普法推文41期,其中特邀了千万网络达人朱铁雄,拍摄网络普法宣传短视频《网络青年文明使者,“变装少年”朱铁雄倡议抵制网络谣言》获公安部网安局官方视频号刊载,在全国联动宣发。
责任编辑:林少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