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刚(右)接受记者采访
绥中县委政法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以创建平安和谐、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平安绥中建设,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措施,努力夯实基层基础,特别是创新机制,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实现绥中新一轮全面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近日,记者对绥中县委常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杨国刚进行了采访。
辽宁法治报:绥中县在调解矛盾纠纷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杨国刚:绥中县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及时性优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调解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始终,做到应调尽调、能调尽调。
今年,全县各乡镇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做到四个应尽:一是对矛盾纠纷做到“应排尽排”;二是对矛盾纠纷做到“应录尽录”;三是对矛盾纠纷做到“应化尽化”;四是对矛盾纠纷做到“应访尽访”。同时做好“回访”工作,争取“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辽宁法治报:在运用法治解决矛盾纠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国刚:我县积极开展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一村一律师”运作模式,不断为基层调解提供专业指导,并开展多种形式宣传,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县委政法委组织县法院、县司法局以及县住建局召开工作会议,推动组建了绥中县住建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人民银行绥中支行,成立了金融纠纷调解室,解决与行业相关的纠纷。
县委政法委与县司法局多举措做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择优选取法治素质好、群众工作基础好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作为“法律明白人”,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
辽宁法治报:在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国刚:我们认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人才是关键。我县不断加大投入,全力建好三支队伍。
强化网格员队伍。我县共有网格员3110人,大部分选聘威望高的党员村民小组长或年富力强的党员担任网格员。
完善“一村一辅警”队伍。目前,全县282个行政村已全部设立配备辅警,设立驻村警务室。全县驻村(社区)辅警已经成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重要力量。
完善人民调解队伍。目前,我县共建设个人调解室25个,各级调委会321个,共有调解员1911个,由县司法局组织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调解组织和人员保障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