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制内参!

法制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制观察>家里多出个“黑盒子”!天津刑警揭秘电诈新招数

家里多出个“黑盒子”!天津刑警揭秘电诈新招数

  • 时间:2024-12-11
  • 来源:中国长安网
  • 作者:佚名
  • 字号:

  “通信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宽带用户家中,声称免费升级网络或维修设备,却悄悄在线路上安装了一个“黑盒子”,协助境外人员使用该线路拨打电话,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今年以来,本市刑侦部门先后破获类似案件60余起,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普通百姓家惊现电诈“黑盒子”

  今年夏天,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会同北辰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九大队经过缜密侦查,破获了一起不法分子冒充通信公司工作人员,以到宽带用户家中维修宽带网络为由安装“黑盒子”,协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抓获了嫌疑人李某。

  李某交代,他之前通过网络应聘了一份“安装设备”的工作,“上级”将假冒宽带公司员工的工牌、要安装的“黑盒子”邮寄给他,线上派发上门安装任务。他安装第一个“黑盒子”的报酬是300元,此后每安装一个,报酬就递增100元。

  

  “嫌疑人明知自己是在为电信网络诈骗服务,但为了获取高额报酬,还是选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刑侦总队四支队一大队民警王坤鹏介绍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本市公安刑侦部门已抓获3名冒充通信公司工作人员到用户家中安装“黑盒子”的犯罪嫌疑人,破获案件60余起。

  嫌疑人作案手段极具迷惑性

  在这些案件中,用户家中固定电话线终端多了一个闪烁着信号的“黑盒子”,这就是运行中的VOIP语音网关。它将境外网络信号转化为本地固话信号,每小时可拨打电话数千个。而部分被安装“黑盒子”的用户,误认为这就是普通的“机顶盒”。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给境外诈骗来电披上了一层国内号码的“外衣”,以提升诈骗成功率。同时,不法分子通过远程控制异地设备,实现了人机分离,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此类诈骗团伙组织化极强,作案行为隐蔽,且针对特定人群。”刑侦总队四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李嘉璐说,“他们的安装目标主要是老年人家庭或小旅馆。这些场所的特点是固定电话安装时间较久,且使用频率较低。”

  

  今年10月,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破获的案件中,嫌疑人为了骗取通讯公司用户的信任,特意在网上购买了印有“联通”字样的背心。作案过程中,犯罪团伙也非常警觉,一般会安排一拨人上门安装,另一拨人上门拆卸,回收设备。他们使用一部电话的时间,一般仅有1到2天,就是因为担心被公安机关或运营商监测到该线路的异常行为。

  需多方合力做好防范预警工作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人员为了方便作案、转移赃款、逃避打击,需要大量掩盖诈骗行为的“通道”,其中不仅有“黑盒子”,也有个人电话卡、银行卡及相关信息,并衍生出推广引流等涉诈黑灰产,通过多种手段诱骗群众“协助”完成诈骗犯罪。警方提示,应注意识别诈骗手段。

  刑侦总队七支队三大队大队长李玉国介绍,此类诈骗行为容易盯上老年人等群体,是因为部分老年人不了解如何判定“上门人员”的身份。应继续加强反诈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李嘉璐说,通常电信网络诈骗会包括“人物未知、线上沟通、利诱或威胁”等要素,当遇到这些要素时,必须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对“上门人员”进行充分的身份核实。而且,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进一步提升潜在受害群众的发现能力,避免其沦为电诈团伙的“工具人”。

  近年来,我国不断建立预警劝阻等机制,提升预警信息监测发现能力。针对此类将“黑盒子”安装进群众家庭的案件,应进一步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及时排查固定电话等风险,并对群众进行有效提醒。

  李玉国称,各平台要强化责任意识,对不法分子通过招聘网站等渠道招募“下家”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应进一步完善招聘信息发布流程,对招聘企业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和动态把关。特别是对一些资质存疑、薪资过高的公司招聘进行复核,如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应做好用户风险警示提醒。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38/2024-12/10/content_127586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4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