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平
有一天,法官刘保量下班回来,对妻子说,要是离婚双方没人要孩子,咱就领养一个。
妻子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她说:“他们不管,咱就养,只是甭把咱家变成孤儿院。”
说是这样说,实际一个孩子都没领养到。因为,孩子离不开父母,他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以,每次办理离婚案,刘保量都竭尽全力,努力保全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
但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那年,刘保量审理了一起离婚案,尽管他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男女双方还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他们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双方达成协议,一人管一个。
他们分家时,刘保量到了现场。两个孩子死死抱在一起,哭着不愿分开。那情景,让刘保量心灵震撼,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回到家,刘保量不住地抱怨自己。我的工作是不是没做好?要是再细致一点,或许这个家就不会散。
两年过去了。那天,电视台的记者去采访刘保量,问他:“当法官多年,最纠结的事情是什么?”
刘保量提及了那起离婚案。当时的情景像是刻在他的脑海里,从此两个孩子,不是缺父爱就是少母爱。
刘保量心里牵挂着当事人的孩子,却没空关注自己的儿子。儿子都15岁了,学校召开家长会,他一次都没参加过,一周下来,难得和儿子说上几句话。
有一次,儿子问:“爸爸,您咋恁忙?总也顾不着管我,我不是亲生的吗?我是不是从别处要的?”
这一连串的发问,弄得刘保量心里很别扭,也让他很心痛。
刘保量患上了突发性绝症,病危时,妻子让亲戚把儿子接了回来。
儿子好长时间不见爸爸了,还以为他刚出差回来。看到他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粗细不一的管子时,儿子脸色一下变了,扑到病床前,哭喊道:“爸,您这是咋啦?”
已经不能动弹、不能说话、眼睛只眯成一条缝的刘保量,眼角沁出了一串泪水。
这晶莹的泪水,是刘保量最后的表达。他是对儿子和妻子表示歉意?还是对法庭及辖区怀有深深的眷恋?
刘保量走了。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妻子遵照刘保量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他工作过的那些乡间村落。他要化作温暖的春风,化作霏霏细雨,永远守望着这片挚爱的土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