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1年零点钟声的响起,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刷新了25年“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的“四无”新佳绩,是云南监狱系统保持“四无”记录最长的单位。
遥想六十七年前,在光荣使命的召唤下,第一代女一监人汇聚滇池南岸,筚路蓝缕,拓荒耕耘,开启了女一监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无论是简陋老旧的监管条件,还是现代智慧的办公环境,历代女一监人都始终坚持把“100-1=0”的安全理念根植心中,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把女一监每一个“他”,凝聚成为监狱25年“四无”的强大合力。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每一个“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坚守奉献,才能做到每秒、每分、每时、每天、每年的稳定,才能确保监狱人、事、物的安全,才能取得连续25年“四无”的好成绩。
“他”,是直接管理罪犯,在刀尖上起舞的“1”
“两眼一睁、忙到天黑”,是她的工作常态。在25年9125天219000小时里,每分每秒都在与罪犯正面交锋、斗智斗勇,与罪犯谈心谈话至少32000分钟。用时间精力和技能智慧改造好罪犯,陪伴家人的时间不及与罪犯相处时间的一半,顺利改造了1.5万余名罪犯。她却毫无怨言、埋头苦干,只道一句:“家人需要我,监狱安全更需要我”。
“他”,是化解心结,引航新生的“1”
她是技多不压身的斜杠监狱警察,具备心理咨询资格证书,25年来,与近75000人次罪犯进行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和危机干预等,她在一次又一次点灯到天亮的潜心研究中寻找良策,在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的长谈中化解心结,一本本记满文字、布满标记的工作日志就是最好的见证。罪犯都亲切的称她为老师。她虽不是老师,却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发挥到了极致。
他,是行走的“法典”,讲原则守底线的“1”
他始终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的态度,以“百分之一的错误毁掉百分之百的努力”的专注,秉承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工匠精神,每年起码办理上前千件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涉及文字近十万字,从一字一字的斟酌到一句一句的推敲,再到一遍一遍的审核,只为履行好入警时的誓词,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安全。
他,是身影遍布高墙电网,被称为安全利剑的“1”
他用脚步丈量监狱安全,穿戴4公斤的单警装备和特警服每天行走10个小时以上,至少2万步,汗流浃背是常态。他值完72小时的班,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迫不及待抱起女儿,年幼女儿会不懂事的念叨着“臭、臭,爸爸,你好臭啊......”他也会心酸的,但是每每看到熟睡中的女儿和妻子,他知道这份安宁有他的一份努力和付出。他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监狱的“安全指数”,换来了家人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他”,是坚持生命至上,治“身”更治“心”的“1”
她,白衣执甲,警察和医生的双重身份,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使命。穿上警服,她要改造育人;穿上白大褂,她要救死扶伤。身份职责的无缝对接,她能够上一秒严厉教育违规的罪犯,也能够在下一秒对危重病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全力救治,每天起码看诊百人次。“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不放弃任何一线生机”是她的人生信条。
人安全了,监狱就安全了。
“他”,是默默辅助警务工作,甘于平凡坚守的“1”
她心怀“辅警也是警”的从警信念,用行动证明不同的肩章、同样的担当,不同的身份、同样的信仰。她协助管理、夜班盯守、现场巡逻,尤其面对2020年疫情,听从号令、冲锋在前,最长时间连续在监管区坚守45天,为监狱安全贡献不可或缺的辅警力量。
他,是对讲机里被呼叫频率最高的人
“呼叫水电组”“呼叫维修组”……他不嫌麻烦、不怕脏累、不怨辛苦,既能爬高上低换灯管、修水管,也能弯腰清理堵塞的下水道,他从不张扬,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每周为监狱安全扫除各种“小障碍”百余个,他就是人人口中“五星好评”的职工。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分母的一部分,因为有了无数个分母的坚守和奉献,才有了监狱连续25年的安全稳定。他们每一个也都是分子唯一的“1”,他们在做分母的同时也做着闪闪发光的个体,把个人荣辱融入监狱安全、融入国家稳定、融入社会发展、融入人民安康,以25年“四无”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2020年答卷,为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贡献监狱力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