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制内参!

法制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人民检察>云南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到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座谈会

云南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到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座谈会

  • 时间:2020-12-31
  • 来源:
  • 作者:
  • 字号:

  12月30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绪伟一行到盘龙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2020年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座谈会。盘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宏昌、区政协主席陶建宇,以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张云燕、区政协副主席赵云昆等十九名省市区级人大代表、市区政协委员受邀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鞠爽主持。

图片 1

  座谈会上,绪伟副检察长围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深化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竭力提升检察为民工作水平;对标社会公平正义,以更大力度构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新格局;对标一流找差距,在追求工作极致中,努力把昆明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扎得更深四个方面的内容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向代表委员书面报告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图片 2

  在认真听取和审阅工作通报后,与会代表委员对昆明市院、盘龙区院检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工作通报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用数字说话,让人一目了然,真切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在公正司法、强化监督、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们表示,在今年抗疫的背景下,两级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关切,在创新机制方面亮点颇多,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较大贡献。

图片 3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建议:

  

  一是加大检察工作宣传力度。紧密结合检察职能,围绕法律监督各个环节,围绕检察办案活动开展好普法宣传,增进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抓好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多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开展法治宣传。积极运用好法治副校长、检察开放日、以案释法等方式,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让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业社工等深度参与到法治宣传工作中,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二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筑牢平等保护的意识,确保各类主体的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和法律责任平等,推动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为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检察方案”。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同时,加强与民营企业沟通联系,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

  

  三是继续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继续擦亮盘龙未检品牌、昆明未检品牌,既要注重维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要切实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全力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司法保护工作更加扎实深入开展,真正形成全社会保护合力。

  

  四是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立足检察职能,强化与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用好公益诉讼提前介入工作机制,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强公益诉讼以案释法力度,加大对松华坝水源区的保护。

  

  五是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全方位关心和爱护干警,真正了解干警所思所盼,帮助疏导解决干警身心健康问题,拓宽干警成长的空间和渠道,想方设法落实检察干警职业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同时,应结合将要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项活动,把队伍建设的更纯洁更有力,更能打硬仗。

图片 4

  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后,昆明市人民检察院绪伟副检察长表示:“我们将进行系统梳理,本着具体问题逐项整改,共性问题建章立制,长远问题统筹谋划的思路,秉持迫切求解的态度,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办实办好意见建议。第一,与谋划全市检察机关“十四五”方针相结合,以更高质量的检察工作新纪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第二,坚持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始终秉持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帮助的理念,不断健全完善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理反馈机制。”

  

  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既是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也是检察机关的法治责任。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强调的那样,“代表委员联络‘永远在路上’,接受监督永无止境”。今后,昆明市区两级检察机关将用心用情把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实、更深,切实将大家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做好检察工作的动力,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4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