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制内参!

法制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制人物>云南:傈僳群众的“阿依帕”

云南:傈僳群众的“阿依帕”

  • 时间:2020-12-29
  • 来源:
  • 作者:
  • 字号:

  “他啊,真是我们傈僳族群众的贴心人,我们都叫他‘阿依帕’……”这是怒江州贡山县傈僳族群众对我说的话,他口中的他,就是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向阳分站的民警李朝坤。用“阿依帕”来形容他,让我为之一震,这个称谓可是傈僳族人民对好人的尊称,意思就是他们公认的“大哥”和有威望的人。

  

  说起李朝坤,这个傈僳族群众口中的“阿依帕”,是如何在群众中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与丹珠村傈僳族群众结缘是2017年3月,当时贡山县茨开镇政府选派他到丹珠村担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面对全村293户87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55户,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的现状,他知道唯有改变贫穷落后才不辜负上级的信任。就这样,900多个日夜的辛劳,不觉间这位“老兵”的青鬓已磨成花白。看着丹珠村村民的日子一天一个样的变化,再看看他满头的白发,我开始明白了群众为何尊称他“大哥”,也更明白了“阿依帕”在傈僳群众中的分量。

  图片 1

  村容改善“走为先”

  

  初任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李朝坤颇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可凭他在贡山县工作生活20多年,对这里充满了感情,更是对民风民俗民情了如指掌,他便义无反顾投入到工作中。一次入户走访中,他看到部分村民的房屋破旧势危,村中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这贫穷的现状令他心寒。“村容不改,面貌难新。”这是他暗自下的决心,于是他投身于村容改善的浪潮中。无论夏日炎炎,还是天寒地冻,他忙碌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村头村尾,或是房舍改造,或是挖沟引流,忙得他不亦乐乎。3年来,通过干群的不懈努力,村里硬化生产道路30多公里,建成石拱桥1座,安装路灯40余盏,集中改造安居房41套。通过实施“新、绿、亮、美”工程建设,丹珠村昔日破破烂烂的旧宅,变成了规划一新的时代新村,坑坑洼洼的村道,变成了整洁宽敞的马路,之前的老式旱厕,变成了瓮式厕所,他不禁感叹,丹珠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直压在心口的那块大石头也算是可以放下了。

  图片 2

  医疗改善“重在稳”

  

  在细致的工作中,军医出身的李朝坤了解到,致使村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患病。由于收入微薄,家中一旦有人患病就导致整个家庭雪上加霜,更为致命的是村民还停留在小病找偏方、大病信迷信的意识中,让他既同情又心痛。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啊,凭着他医生的敏锐,更凭着他职业的本能,他更觉得不改变不行了。一面是备受病痛折磨的傈僳群众,一面是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如何让群众相信医学的力量便成了他的首要任务。

  

  “麻三,你得的就是普通麻疹,只要按照科学方法,不出一周,你身上的红点就会全部消失……”麻三当然知道“阿依帕”说话的份量,只是碍于族长的“面子”,他选择宰羊祭奠,神灵索命之说一时间在村里传遍了,麻三自然成了大家能躲就躲的对象,全村人都敬而远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生怕下一个被“神灵”找上的人就是自己似的。既然李朝坤这样说,麻三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竟然相信了他的话,通过李朝坤开的药方,他坚持用药7天,预想不到的情况竟然发生了,困扰麻三的麻疹奇迹般的好了。药都是李朝坤从州医院托人带来的,不花一分钱就从“神灵”手中抢下人命的故事在整个村子传遍了。这可不得了,大家都在传李朝坤无所不能,他也没有过多解释,心底暗自下了要与“神灵”对抗到底的决心。之后的工作中,他深入每家每户,为村民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讲授健康知识……想要改变医疗保障,务必要大胆的走出去。就这样,李朝坤多次来到贡山县人民医院、人寿保险公司说明情况,积极协调争取为村民募集发放了总价值5万余元的爱心药品,为适合条件的贫困村民办理了1320万元保额的商业保险,确保贫困户在享受医疗救助的同时,还能从意外身故残疾、意外医疗保、意外住院津贴等方面得到保费救助,为此,乡亲们都亲切的称他为“活雷锋”。

  

  2019年,李朝坤荣获贡山县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面对荣誉,这个从来不面对镜头的汉子竟然对我说:“这个荣誉是丹珠村老百姓给我的,我还有不足的地方,要配得上这个殊荣就必须鼓起劲儿来继续干。”这话说得他是那么有底气有信心。

  图片 4

  就业改善“民为本”

  

  作为扎根贡山20年的老党员,李朝坤深知老百姓“贫”在哪里,“困”在何处。他深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脱贫攻坚战的有利抓手,只有在这里找到切入点,才能全面攻克难题。2017年初,丹珠村部分村民基本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百户人家劳动力不足15%,青壮年劳动人员流失,就业和创业环境十分恶劣。通过一次次的反复调研论证后,他指导村民开展产业宣传,合伙经营,共商创业。2017年至2020年三年时光,他顺时把握电商服务时机,带领村民把境内50多种植物药材和食物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形式进行宣传和销售,采取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实现对农户增收有力带动。同时通过文化广场建设,自然环境旅游服务等项目开通,丹珠村旅游产业链初步形成,村民就业平台更加广阔。在李朝坤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丹珠村从过去的人均收入几百元已发展到人均收入近万元,并在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无须扬鞭自奋蹄,这就是李朝坤,一名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担当,他也深知这是一名普通扶贫工作人的使命和责任。对于傈僳族群众,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丹珠村,关注傈僳族群众脱贫。”对于“阿依帕”,这次,他笑对了,他说:“既然群众把我当成好人,我便要做好事,处处想着群众,做到问心无愧。”

  

  当我问他家人和孩子时,他看了看我,对着仿佛看不到尽头的怒江两岸,微笑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图片 5

  是啊,不负人民。这是一句庄严的承诺,更是移民管理警察的毕生所托。我竟无语对答,我选择沉默,是与为人民服务信仰的又一次碰撞,更是对身边战友无悔付出的敬佩。其实也可以说,我真的被这句话折服,看似口号,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一次又一次的执着,这便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4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