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制内参!

法制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纪通报>云南曲靖法院文明司法出成效成亮点

云南曲靖法院文明司法出成效成亮点

  • 时间:2020-12-28
  • 来源:
  • 作者:
  • 字号:

  伴随曲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乐章,曲靖市两级法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主动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法院审判执行、机关党建、文明单位创建、司法宣传相融合,以昂扬的精神、奋进的姿态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136

  文明创建不是一句口号

  

  “文明创建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项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系统工程。”这是曲靖法院人这三年最真实的感受。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018年初市委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市五届四次全会提出了“走在全省前列、进入全国地级市100强”的目标,中院党组实时提出“西部不落后,全省走前列”的新定位。

  

  全市法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法院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市中院由改非副县级领导任支部专职副书记,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公正型、创新型、廉洁型”党支部建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100%。

  

  “面对复杂繁重的审判工作,找准党建与审判融合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将党建工作寓于司法办案工作中,成效明显。”在市委市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和云南法院机关党建工作会上,市中院交流的把党的建设融入审判执行工作,着力解决“灯下黑、两张皮”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147

  曲靖中院以“十个中心”建设为契机,营造创建文明单位与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围绕“四德”建设,定期开展道德讲堂,用身边好人好事来教育干警;做深做细做实志愿服务活动,践行雷锋精神;法定节假日收假后第一天开展升旗仪式,增强爱国爱岗观念。

  

  文明创建 “可圈可点”

  

  走进曲靖中院,处处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法文化氛围和文明氛围。随处可见的核心价值观宣传,就连林荫小道、走廊文化、电梯文化,无一不是浓浓的文明氛围。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156

  青年法官志愿服务队,是市中院的志愿服务品牌。当地锦东社区、长河社区是该院的创文包保社区,这里有定时不定时的青年法官,宣讲曲靖文明城市促进条例、指导社区居民参与创文活动,开展法制讲座,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参与社区文明共建活动等。

  

  曲靖中院的志愿者队伍,如今已经实现全院覆盖。他们利用节假日,深入扶贫定点联系村精准扶贫,走访慰问留守儿童、空巢或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户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观赛(观演)等为重点,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引导干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建设节约型单位,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加强勤俭节约教育。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200

  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成立合唱团、书画摄影等兴趣小组等,丰富干警生活。先后举办迎新春文艺汇演、“天平杯”篮球运动会、纪念建党98周年和建国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连续开展“新时代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活动和读书会活动,打造书香法院。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203

  为创建文明单位,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曲靖中院从2018年起创办《曲靖法院文明导引》内刊,至今发行正刊10期,环保、精准扶贫等专刊2期,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文明创建成果、介绍文明创建经验 。

  

  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领导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期间,曲靖中院被授予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通过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干警的纪律作风、业务能力、文明习惯得到有效提升,干警精神风貌得到展现,干事创业的激情得到增强,较好的履行了化解矛盾、惩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司法职能。涌现出全国法院模范法官余华芬等一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的先进典型。

  

  工作质效提升

  

  “曲靖在司法改革、审判执行、环境资源审判、行政诉讼、减刑假释、‘一站式’建设、智慧法院建设、机关党建、文明争创等方面工作中亮点多、特色鲜明,值得推广和学习。”2020年 9月21日至24日,50余名住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高院特邀监督员先后通过对会泽、沾益、麒麟和中院实地考察曲靖法院助力脱贫攻坚、优化营商环境和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的视察中,对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206

  曲靖中院组建快审团队,将50.3%的民商事案件分流到快审团队。中院将部分法官助理充实到速裁快审团队从事调解工作和执行一线工作,解决了法官助理作用发挥不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曲靖中院结合党组成员分工调整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将原来的7大管理团队优化为刑事审判、民事审判、审判流程管理、审判监督管理、执行警务、司法政务、队伍建设7大团队,由党组成员兼任团队负责人,实现任务分配、支部建设、业绩考核、激励惩罚到团队,政务业务质效大幅提高。

  

  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对中基层法院班子进行调整和充实,形成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突出从执行攻坚、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领域选拔干部,提拔使用9名科级领导干部,职级晋升37人。完成法官、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法官助理、执法勤务类警员的职级晋升、选升或套改工作,中基层法院法官实现上挂下派。  

  

  环境司法保护有了“曲靖样本”

  

  成立珠江源环境资源审判庭、挂牌黑颈鹤巡回法庭,与沾益区委、区政府在珠江源建立环境保护教育示范基地和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基地,召开了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协作座谈会……

  

  近年来,曲靖中院强化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意识,落实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惩治力度,结合主体功能区和生态红线制度分类施策,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生态环境审判中,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响“大珠江源”绿色品牌,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持续打造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曲靖样本”升级版。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210

  推进环境保护跨区域合作。充分发扬饮水思源的源头文化,主动推动和对接珠江流域省、市、区和泛珠江经济带环境资源保护跨区域合作,搭建珠江流域司法和执法协作平台,推进全流域协同治理,自觉地投入到‘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中。仅2020年就先后与贵州黔西南中院、广西百色中院签订框架协议,建立珠江源南盘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机制;与黔西南州、六盘水、安顺、毕节中院建立珠江源北盘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机制。

  

  市域治理见成效

  

  “最佳的场所让给人民,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人民。”2020年12月15日,云南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侯建军调研中,对曲靖中院的发展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213

  近年来,曲靖中院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域社会治理,把 “案件负增长率、慢增长率”等作为法庭考核指标。期间建成“诉讼服务、监察指挥、警务指挥”等“十个中心”,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同时不断健全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制度,加强质效指标的通报、研判和督导,质效指标居全省前列。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市创文工作示范点。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216

  曲靖中院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期间,市中院推动与市司法局制定律师开展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律师调解中心和律师调解工作室,聘任了24名律师担任特约调解员,推动律师参与多元化解;推动与中国人民银行曲靖市中心支行、曲靖银保监分局联合召开全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座谈会,成立曲靖市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聘任12名特邀调解员。

  

  麒麟法院、宣威法院、陆良法院民商事案件呈下降或慢增长趋势。2020年,全市法院审结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为65%,同比上升8%。

  

  曲靖中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院庭站点员”乡村诉讼服务模式走在全国法院前列。中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被确定为曲靖市创文工作示范点,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李少平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省内外20余家法院前来考察学习。

  

  三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曲靖中院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第一批“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唯一一家“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授予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辖区沾益法院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中院等7家法院被先后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创建,永无止境;文明,永恒追求。围绕更有司法力度,更有道德态度,更有情怀温度,更有文化厚度的法院文明创建,曲靖法院系统将在“西部不落后,全省走前列”的定位中继续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沿着为民司法之路奋力前行,在保障民生、服务民生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走出特色、走出精彩!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4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