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要案信息权威发布、引导舆论澄清谬误、增设利民便民政务服务……近年来,各级政法机关大力推动政法新媒体矩阵建设,积极开展网络宣传,唱响网络法治主旋律,搭建便民服务连心桥。
多位法学、传播学专家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政法新媒体矩阵建设立足政法放眼大局,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主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丰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推动“引关圈粉”,实现了政法主流声音的全覆盖。
“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等一批重大案件信息通过政法新媒体发布,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政法新媒体矩阵已经成为传播新时代政法声音、讲好新时代政法故事的重要信息传播平台阵地。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郑亚楠说,以中央政法各单位为主体的政法新媒体矩阵已经形成良好的品牌声誉,以点带面创新传播方式、丰富融媒手段,引领各地基层政法机关灵活运用直播、图文、动漫、Vlog等方法,产生了许多品牌性的“两微一端”。“积水成渊,积石成山”,有助于形成我国的舆论高原。
“舆情就是警情,舆情就是稳定,舆情就是形象。”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副教授高新说,近年来,在大要案件、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对中,政法新媒体矩阵及时、客观、准确、鲜明地发布信息,做到权威发布、引导舆论、澄清谬误,涉警舆论引导、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驾驭复杂局势、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网络空间清朗,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应注意到,伴随着政法新媒体注册数量逐渐扩大,部分账号存在信息更新缓慢、内容同质化严重、话语表达创新乏力的现象。”朱巍说,基层政法新媒体矩阵建设应以提升运营团队专业化为抓手,坚持在原创内容质量上下功夫。要争做政法机关密切联系网友的沟通者,多互动、勤交流,满腔热情送服务、耐心细致解心结,努力实现政法新媒体从“遍地开花”到“繁花似锦”的转变。
高新认为,政法新媒体矩阵应充分发挥权威、智能、互联、快速、互动等优势,进一步加强“指尖上的政法机关”建设。基层政法机关要依托成熟平台,增设政务服务模块,围绕交通出行、户政服务、法律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开展微报警、微破案、微防范、微投诉、网上办理或者网上预约办理等服务,持续提高工作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政法类政务新媒体是培育公民法治精神的公开课堂。”郑亚楠说,要充分结合受众思维,克服融媒产品创意、内容生产和分发、互动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两微一端”之外渠道尝试探索。例如,把握互联网短视频风口期,积极进驻新兴平台,创新符合短视频移动阅读的内容产品,不断向“构建全网覆盖全时响应的政法网络新媒体矩阵”的目标迈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