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法制内参!

法制内参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澄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澄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0-07-15
  • 来源:中华纪检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字号:

TIM截图20200715104211

  "养鱼先养水",近年来,澄城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决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令人赞赏的审批速度、贴心到位的澄城服务、规范统一的办事标准,对市场规则和秩序的维护,让更多人有了信心和决心,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减税降费、证照分离、微信办照打出澄城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纪委追责、群众监督、明察暗访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容缺审批打造亲"商"尊"商"的社会环境。为建设成陕西省营商环境一流县,持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澄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主要从以下七方面开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先后制定印发了三年行动计划和"5+3"专项行动方案,多次召开营商环境推进会、协调会。安排细化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和5+3专项行动等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以《澄城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澄城县贯彻省政府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任务分解清单》和《澄城县2019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5+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总纲,按照"分部门负责、全面推进"和"谁主管、谁落实"的原则,排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强力推动工作开展。建立"月度统计、季度通报、半年点评、年终考核、末位追究"制度,强化问责问效,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全面深化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对标营商环境量化考核指标,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税收征管等多项改革,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大力推行不动产登记、税务、车管所交易"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集中服务",成为全市最早实现不动产登记、税务、交易"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集成服务"的县区之一。涉及企业开办和注销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印章刻制、税务、社保等单位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信息数据在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间实时共享,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照一码、54证合一"的目标。取消印章前置审批,实行备案管理,有效压缩、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在施工许可阶段启用了"渭南市网上审批大厅",统一在渭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项目审批,并实现评价结果共享,公示了工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提供材料清单,共计取消19项上报材料,有效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

  (三)优化市场环境,保护市场主体。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规范市场准入。加强对涉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杜绝侵犯企业利益、不利于正当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出台。经过清理,失效、废止的共4件,上位法修改需修订的2件,继续有效的21件。加强财税支持及融资促进,制定《企业融资帮扶行动实施方案》,召开银企对接会,累计发放贷款6418.5万元。制定《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成功为我县12户企业申报技术改造资金648.6万元。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和标准,取消了补领流动人口居住证工本费等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按要求降低了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四)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微信办照"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在2个工作日内。涉企办理的水电气暖工程开挖事项改为备案制,全面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平台,实现了用户业务办理在线咨询和相关信息自助查询服务,方便企业办理相关业务。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机动车检测机构实现省内异地运管机构全省通办,车辆年度审验实现全省异地审验。县纪委监委、县营商办、县政府督查室等部门采取"双面督查"护航营商环境,一方面去行政审批部门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另一方面去企业调研办事难题,确保优化成效。采取的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容缺审批、"三对面"座谈会、搭建银企平台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多次受到企业、群众锦旗、口头表彰。

  (五)聚焦企业关切,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开办企业印章刻制实行政府买单、企业零费用的优惠政策。取消了总质量4.5吨以下从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的经营许可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减免了317辆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金,合计634000元。启用企业信用担保业务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县域全覆盖。加大对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与邮储银行签订了《小微企业贷款合作协议》,正式建立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的经办合作关系。"小微快贷"、"云税贷"、"政银担"等金融产品持续发力,支持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六)持续减税降费,共度疫情难关。从支持复产扩能、支持物资运输、车船税减免、支持公益捐赠、个税减免、落实困难减免、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保障发票供应等方面全方位落实中省减免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等优惠政策。已逐户通知疫情期间无偿捐赠货物的62户企业,进行免税申报。对受疫情影响停产停业累计30天(含30天),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企业一季度予以减免,累计土地使用税免税金额436654.5元,房产税免税金额485369.91元。免征企业水利建设基金9.68万元,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0.2万元,教育费附加3.75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2.5万元,基本养老保险费776万元。

  (七)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解读政策。及时向企业、群众解读推送出台的各类营商环境优惠政策信息,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每季度在县城入口、主要街道、公园广场等明显位置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共计108个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发放宣传彩页12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4000余人(次)。设立了营商环境宣传牌,浓厚氛围。利用电信、移动、联通三大平台,发送170万条短信向全县企业、群众宣传营商环境政策内容和优化措施。采取微信公众平台、网站、电视台等多渠道解读政策。在《陕西发展和观察》、渭南日报、省发改委青年论坛上发表了营商环境专题文章,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近年来中省市的重点工作,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企业就会跟到哪里发展,生产要素和资金也会随之往那里聚集。世行发布的营商环境研究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上升0.3%,GDP增加0.36%。近年来,我们坚持"刀刃向内",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群众满意率达到99%。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获得水电气、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等7个量化指标办事环节从5-25个压缩至2-13个,所需材料从4-76件压缩至2-30件,办事时间从5-180天压缩至2-80天,极大极快地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优化营商环境需久久为功,需不断聚焦市场发展的"堵点""痛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突出问题。站在新起点上,澄城县将下茬立势,出实招、下实功,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制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制内参 fz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4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